淮扬风韵迎朝霞,早安淮安食光记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5|发布时间:2025-03-26
@美食探索者 嗨,各位朋友,早上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家乡——淮安的经典美食“软兜长鱼”的故事。#美食传说#
作为淮扬菜系的代表之作,软兜长鱼在淮安享有极高的声誉。外地游客若未品尝此菜,便如同未真正领略淮安的风味。这道菜的精髓,唯有淮安的厨师才能烹饪得地道、正宗。
那么,为何将炒黄鳝背称为软兜长鱼呢?这其中蕴含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在清代,淮安被称为清江浦,是大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之一,繁华程度不言而喻。漕运与盐运均需途经此地。
在清江浦的大闸口旁,有一个由巨大条石铺成的码头——御码头。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都由此登陆淮安,因此得名。乾隆对淮安的美食情有独钟,每次来访都流连忘返。
从御码头登陆后,便是石码头街。清代时期,这里一直是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交通要道。
在石码头街上,有一家名为刘福记的小酒馆,由一对夫妻经营。老板刘二不仅忠厚老实,而且厨艺高超。他的拿手好菜——大烧马鞍挢(红烧黄鳝段加五花肉),远近闻名,吸引了众多商贾和达官贵人。
有一天,乾隆皇帝和一位大臣汪廷珍微服私访,来到刘福记酒馆。尽管二人身着便装,但气度非凡。他们点了几道菜,其中一道便是刘二的拿手好菜——大烧马鞍挢。然而,正当刘二准备烹饪时,他的两个年幼的儿子却在厨房里忙活了。
趁刘二在店堂招待客人之际,大儿子将黄鳝倒进滚水中,小儿子则用锅盖为黄鳝“洗澡”。等到刘二发现时,黄鳝已煮熟。原本打算红烧的菜肴无法再烹饪,丢弃又可惜,这让刘二焦急不已。
这时,刘二的妻子杜翠花冷静地安慰丈夫,并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将煮熟的长鱼切成片状,配上大椒、木耳和大蒜瓣等食材,大火爆炒而成。这道菜色泽诱人,香气扑鼻,乾隆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
这道菜名为“软兜长鱼”,寓意着鱼肉鲜嫩、口感滑爽,吃时还需用勺子兜住汤汁。乾隆皇帝十分喜爱此菜,于是亲自为它命名,并题字“软兜长鱼”。从此,刘福记酒馆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后来,清江浦各家饭店纷纷效仿,使得软兜长鱼成为淮扬菜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在此,我们期待着与您分享更多关于淮扬美食的故事,并欢迎各位朋友来淮安品尝美食。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