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年味美食(80年代的年味视频)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6|发布时间:2024-08-01
时光荏苒,又到了一年的尾声。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日常饮食丰盛,衣物随时可购置,仿佛过年的氛围也跟着淡了。身为80后的一代,每当年底来临,总会勾起对往昔的回忆。那个没有电子产品充斥的年代,十二月的到来就意味着春节的临近。放鞭炮、换新衣、宰年猪、腌腊肉、围炉烤火、走亲访友、领压岁钱,尽管物质条件并不富裕,但大人和孩子们都沉浸在无尽的欢乐之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耳边回荡着那首熟悉的过年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 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 做豆腐,二十六 煮煮肉,二十七 杀年鸡……”这些80年代的年味美食,一道道经典传承至今,满载着无尽的回忆。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6道从小吃到大的年味美食,看看你是否都品尝过。
【松皮扣肉】
在春节的盛宴中,松皮扣肉是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这道菜寓意着喜庆和团圆,主要原料为五花肉和菜干,制作得当的菜干扣肉肥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摆上桌来,更显庄重,从小到大,它都是过年过节的必备美食。
【白切鸡】
过年时,鸡肉是必不可少的食材,尤其是在两广地区,白切鸡更是年菜的标志性菜品。每个地方的白切鸡做法各有特色,有的用开水煮,有的隔水蒸,还有的用开水浸泡。我们从小到大吃到的白切鸡都是煮熟的,将鸡杂、腐竹、粉丝和黄花菜加入鸡汤中炖煮,成就了一锅鲜美的汤品。
【春卷】
在南方,春节不吃饺子,而是享用春卷和汤圆。炸得金黄酥脆的春卷,色泽诱人,象征着财富。每当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准备春卷,一盘盘金黄色的春卷上桌,年味十足。
【开屏鱼】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无鱼不成席,尤其是春节期间。鱼谐音“余”,寓意着年年有余、丰收吉祥。每年过年时,父母都会准备一条鱼,无论是炸、蒸还是红烧,都要求一整条上桌,不能吃完,以示吉祥。
【香焖猪蹄】
猪蹄象征着财富,代表着新年发大财的美好愿望。因此,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做一道红烧猪蹄,图个好兆头,希望来年能够抓住更多的财富,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腊味】
每当腊月来临,每家小院里都挂着一排排晾晒的腊肉、腊肠和腊鸭等。腌制好的腊肉在过年时享用,剩余的则留给子女带回城里。妈妈做的腊肉最为美味,每年回家都会装满整个车厢。这是我们80后的味道,为了让子女也能品尝到这份美味,许多80后的母亲都已学会了制作腊肉,包括我自己。
小时候总以为长大很遥远,希望能一夜之间成熟。现在才发现,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已经成为了孩子的父母。有时真的很想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在农村晒场上尽情玩耍,在村间小路上追逐嬉戏,在鞭炮声中欢呼雀跃。那份简单、纯粹的幸福和快乐永远镌刻在心中。
#窖藏88岁月弥香#窖藏88 岁月弥香——我与光阴的故事,感谢贵州习酒发起的本次活动,让我们80后的美好回忆得以与大家分享。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