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与好友寻访正宗山东菜之旅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3|发布时间:2025-03-06
二十年前的一次山东之旅,至今记忆犹新。我们几个青年厨师从北京出发,一路经过天津、烟台,直到荣成,再经青岛、济南返回。
在蓬莱的一个中午,找不到地方吃饭,便直接进了一户人家,请他们为我们做一顿饭,并给了五十块钱作为报酬。那顿饭简单却美味:海蛎子、扇贝、炖杂鱼以及煎饼、虾酱和大葱,每一道菜都让人回味无穷。
饭后在主人家的大炕上小憩,不久便鼾声四起。我则独自出门,在海边漫步。海水清澈见底,礁石上的海苔随风飘扬,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
站在海边,感觉天空与大海都显得格外宽广,不由得想起智利诗人聂鲁达的话:“我用第三只耳朵来倾听大海。”
在烟台租船出海垂钓却未能如愿,回到岸边得知近海已经没有鱼。但在荣成见到落日中的白天鹅时,那份美丽让人难以忘怀。

几天后抵达济南,晚上十点多钟,问路人哪里的饭馆最好,他指向了舜耕山庄。多年以后才认识这里的黑总,并有幸品尝过一次其烹饪的美食。

最近再次来到济南参加活动时,黑总又在舜耕山庄宴请我们,时间飞逝,一晃就是二十多年过去了。
这次回到济南,发现这里依然有许多令人好奇的传统风味。济南人依旧厚道热情,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九转大肠、爆腰花和油爆双脆等经典菜品。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鲍鱼,其大小如拳头般,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接待我们特意准备的南非干鲍鱼。此外还有一盘没有腥味却充满肉香的好猪肉——从一头好猪到一位优秀厨师手中,最终成就一道令人难忘的味道。
这些年里几乎没尝过如此美味的猪肉,有时候即使烹饪得当也会有腥气;而遇上好的食材与手艺相结合,则更加难得。如今吃一口这样的好肉已经成了缘分的问题。
桌上的某些菜品对我来说是新奇体验,“济宁糊粥”便是其中之一。这道菜香气浓郁,据说喝一碗可以温胃养胃,尤其醉酒后更为适宜。“心急喝不了热糊涂”,这句话与郑板桥的故事有关,但不管怎样,它都提醒着人们“难得糊涂”的至理名言。

另一道特色菜肴是“甏肉干饭”,用陶锅炖制而成的肉搭配米饭食用,味道独特且富有历史感。此外还有济宁的传统早餐“糁汤”,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地方美食。
黑总的热情招待让人感动不已,一桌子美味佳肴让人难以抗拒。“举杯停箸不能食”的场景背后,是对过去美好回忆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