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霞:从传统馍馍到特色产业,金塔妇女打造年味馍馍传奇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8|发布时间:2025-04-05
#陇原非遗迎新春#【传统面点焕发生机 金塔妇女张晓霞打造“小馒头”大产业】
“二十八方面发,十九蒸馒头……”在晨曦微露之际,金塔县宝塔街南侧的爽口营养面食坊内已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店内,麻花、油饼、烧壳子、锅块等传统面食香气扑鼻,店主张晓霞与丈夫正忙碌地在整洁的操作台前制作各式面点。
片刻之间,各种色彩斑斓、款式多样、口味丰富的馍馍陈列在不到20平方米的店铺货架上。张晓霞制作的各类馍馍琳琅满目,新鲜出炉的馍馍迅速被预订客户取走。
“小时候,母亲总会在节日里变着法子给我们做馍。”张晓霞从小就对厨房里的馍香情有独钟,那麦子的香气成为了她童年最难忘的记忆。长大后,母亲亲自教授了她制作馍的技艺。
婚后,热爱烹饪的张晓霞在家中为孩子们变换着各种美食,其中花样馍馍就是她的一大创作。偶尔分享到朋友圈的作品得到众人点赞,张晓霞从中受到启发,决定将这份喜爱转化为事业。
2023年,张晓霞自主创业,开设了自己的面食店。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她的馍馍品种不断升级,造型也日益丰富。她还紧跟时代步伐,研发了适合高血压、高血糖人群的粗粮无糖饼和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果蔬小花馓等新品,使得馍馍的味道愈发受到认可。
“平日里店铺一天要用50公斤面粉,近期年馍销售火爆,一天需要80公斤面粉,日营业额超过1000元。”张晓霞一边说着,一边将提前打包好的5盒年馍递给顾客。
戴淑琴是这家店的老客户。每年中秋、春节都会购买许多这里的馍馍寄给在兰州的女儿。“这家店的馍馍种类繁多,味道好,我女儿特别爱吃,还经常让我寄烧壳子、烤饼给她。”戴淑琴说道。
据张晓霞介绍,像戴淑琴这样预订年馍的顾客最近很多,尤其是她制作的沙枣面油饼深受欢迎。饼中的馅料由纯手工沙枣面制成,加入少许白糖和芝麻,外皮酥软,酸酸甜甜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这种美食不仅满足味蕾,更承载着地方文化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油、鸡蛋、芝麻、花生、白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面时加的拌料也越来越丰富,馍馍品种也越来越多。这一切都得益于国家政策的不断优化,我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致富道路越走越宽广,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张晓霞笑着说。
张晓霞通过不断学习,在和面、烤制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对原材料配比也更加讲究。现在,她制作的馍馍包括各种口味的烤饼、杂粮馍、油饼子、烧壳子等,几乎囊括了金塔县所有的馍馍种类。她始终坚持用传统纯发面和优质原料制作馍馍,为顾客带来货真价实、美味香醇的家乡味道。
“馍”香不怕巷子深。如今,张晓霞的面食坊已成为金塔美食行业的佼佼者。谈及未来,她说,将更加严谨地对待面食制作,传承和发扬金塔县的面食文化,与大家共同增收致富。(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王萍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