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夫妇收留哑巴男子十余年 自创哑语沟通感人至深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4-07
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北下街的一家小吃店内发生了一件感人至深的事情。从山东赶来的妹妹张礼娜终于与失散多年的哥哥张建理团聚了,两人紧紧相拥,泣不成声,这一别竟是近28年。
时间回溯到十几年前的盛夏傍晚,在郑州管城区北下街的一小区门口,丁伍德夫妇在此经营着他们的小吃摊。一天傍晚,他们注意到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年轻人站在摊位前,身上穿着不合时宜的长袖尼龙绸运动衫。这位年轻人似乎是聋哑人,只能用眼神和手势与人交流。他狼吞虎咽地吃完丁伍德夫妇给的食物后便离开了。
如此反复一个星期后的一天,丁伍德发现这个小伙子再次来到小吃摊前,并且头上多了一处新的伤痕。出于同情心,丁伍德决定跟随这位年轻人,最终赶跑了那些欺负他的人。看到小伙子指着阴暗潮湿的门廊下自己的住处时,丁伍德毫不犹豫地将他带回了自己的家。
自此以后,“哑巴”在郑州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庭,再也不用担心受到别人的欺凌。丁伍德夫妇为“哑巴”洗浴更衣、治疗伤痕,并且视其如己出,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哑巴”的亲弟弟偶尔还会吃醋,因为他哥哥似乎比自己还受宠爱。
为了更好地沟通,“哑巴”和丁伍德夫妇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手语系统。这套特殊的“家庭语言”让他们的交流更加顺畅自如,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

随着时光流逝,“哑巴”的体重从最初的不足百斤增加到了现在的两百斤左右。他不再孤单,而是成为了丁伍德一家的一员。夫妻俩经常带着“哑巴”全家出游,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瀑布风光。虽然实名制购票对他们来说是个难题,但丁伍德夫妇总是租车或者自驾带他外出游玩。
由于语言障碍,“哑巴”起初难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学会了使用手机来传达情感。此外,他还喜欢玩电脑游戏,并曾自己制作了一张全家福照片,这表明他对这个新家庭的深厚感情和归属感。
多年来,丁伍德夫妇一直努力帮“哑巴”寻找失散已久的亲人。然而,“哑巴”的沟通障碍使得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
去年下半年,在郑州商城路分局治安一中队民警李长安进行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丁伍德夫妇收留聋哑人的故事以及他们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他被他们的善行深深打动,并决定帮助寻找“哑巴”的家人。
经过多方打听、查找线索和比对信息后,今年5月,民警终于通过当地媒体获取了一条关键的寻亲信息。经仔细核对,“张建理”这个名字逐渐浮出水面,而照片中的面孔也与失散多年的聋哑人非常相似。

随后,李长安联系了山东警方并确认此人正是他们要找的人——失踪近28年的张建理。
5月23日,在北下街的老大小吃店里,妹妹张礼娜终于见到了她的哥哥。两人紧紧相拥,喜极而泣。尽管已经过去多年,但亲人之间的血浓于水使得他们一眼就认出了彼此。
二十多年前,九岁的妹妹在照顾哥哥时因一时疏忽导致了大哥的失踪,这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多年来,全家从未放弃寻找张建理,张贴寻人启事、登报、上电视等各种方式都尝试过。
如今,在河南郑州,当看到亲人安然无恙地出现在眼前时,这一切疑虑与担忧都烟消云散了。
妹妹不停地向丁伍德夫妇鞠躬致谢,并紧紧握住民警李长安的手不愿松开,“你们是我们的恩人!”这温馨的一幕感动了许多旁观者。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