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90年代初的农村,耕牛是到处可见的,大水牛在当家塘纳凉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5|发布时间:2025-03-01

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中随处可见耕牛的身影。大水牛常在“当家塘”里纳凉,而老黄牛则在一旁柳树下悠然地咀嚼着青草,构成了一幅典型的田园风光画卷。

我小时候居住在一个山区的乡村,即便是打窝用的饵料也是相当朴素的,往往只使用煮过的红薯皮或者少量菜籽饼。然而即使是这样简单的材料,长辈们也觉得浪费了这些可以用于其他用途的食物资源。

每个钓鱼人都有一个梦想——钓到大鱼,我也不例外。红薯作为鲤鱼的理想诱饵效果确实不错,但对于体型更大的草鱼来说,则显得力不从心。不过,这并没有难倒有经验的钓鱼人,他们总能找到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在一个夏天的暴雨之后,池塘边的牛粪随着雨水流入了水库,在水流的入口处聚集了大量的草鱼前来觅食,原来它们对这样的食物非常感兴趣。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90年代初的农村,耕牛是到处可见的,大水牛在当家塘纳凉

我带着疑问向长辈们询问此事,他们解释说,由于牛长期以青草为主食,但消化并不完全,并且牛粪中带有明显的草腥味,这使得草鱼对其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此外,在水库周边的农田里生长着各种农作物,农民在除草时常常直接将杂草丢入水中。花生收获后,人们也会把剩下的花生秧等废弃物扔进水塘喂养鱼类,这也使这里的草鱼对带有草腥味的食物更加偏爱。

掌握规律之后,就可以轻松应对:

90年代初的农村,耕牛是到处可见的,大水牛在当家塘纳凉

了解了这些道理后,每当夏季水库因灌溉而开始蓄水量减少时,正是钓草鱼的好时机。耕牛依然在柳树下乘凉,此时带上一把铁锹和一些南瓜藤即可行动起来。

将几锹牛粪撒入窝点区域,只需等待半小时左右便会有草鱼前来觅食。随后单钩通线挂上新鲜的南瓜叶作为饵料,几分钟内鹅毛浮漂就开始活动了,提起钓竿时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拉力,这种兴奋的感觉难以言表。

那天晚上回家后,父亲让我将捕获的大鱼分给生产队里的每户人家。回想当时乡亲们那种淳朴的情谊,令现在的我感到十分羡慕和怀念。

小时候村里各种分享经历中体验到了人情的温暖,希望这个故事能为大家带来片刻的心灵放松与愉悦。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