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中国广安新闻纪实报道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3|发布时间:2025-02-12

在岳池,每当思乡之情涌上心头时,一碗热气腾腾、细如发丝的水米粉便成了抚慰人心的最佳选择。

位于长江流域腹地的岳池,自古以来便是四川盆地稻作文化的摇篮之一。这里曾以丰饶的粮食产量而闻名遐迩,被誉为“银城”。尽管人们常常将川东平原的生活方式视为略显粗犷,但许多岳池人却从一碗精致细腻、如丝般的水米粉开始他们的一天。

在岳池的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米粉馆。尤其是那条专门售卖各类米粉的“米粉一条街”,更是吸引了众多美食爱好者的目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一些传统的岳池米粉店铺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特色,不轻易改变——

中国广安新闻纪实报道

它们坚持用熬制一夜的乳白色骨汤作为基础,选用新鲜如发丝般的水米粉,并搭配十几种口味独特的浇头。不仅如此,这些老店还保留了地道的川东地区喊堂方式,以此抵御外来竞争者的挑战。

许多历史悠久的老粉馆通常从清晨六点就开始营业直到中午十二点结束,每天限量供应500碗。它们大多位于学校、居民区或早市附近,很多学生和卖菜的农民会在享用完一碗米粉后开启他们忙碌的一天。

对于我而言,这些老粉馆不仅仅代表了传统烹饪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味蕾上的乡愁回归,以及时间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味道。它们为远离家乡的人们提供了一份情感寄托和返乡的理由。

“少红”、“宽汤”、“阴汤”、带黄……这些特有的术语和大嗓门的喊堂方式,加上那如发丝般细腻的新鲜米粉以及传统的竹漏爪工具,构成了岳池水米粉的独特魅力。然而如果没有那份象征性的纸飞飞作为凭证,岳池水米粉似乎就失去了其灵魂。

今年五月起,一家老店开始采用电脑来简化点餐流程,不再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取粉服务。但在我坚持下,店主又重新启用了那些存放在仓库中的“纸飞飞”。

尽管如今的纸飞飞已经失去了原本用于对账的实际功能,但它依然被视为一种传统的延续和食客习惯的一部分。随着越来越多的米粉馆取消了买票环节,“纸飞飞”的意义更多地被赋予了一种怀旧的情感寄托。

作为“中国曲艺之乡”和“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岳池因其丰富的稻米产量而闻名于世,被誉为“银城”。这里的水米粉享誉全国,上百间米粉店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成为了居民们早晨的首选美食。一些老字号店铺尤其受到当地人的喜爱,每天前来享用早餐的人络绎不绝。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