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走红的传统美食:羊肉格格,小竹笼里的大美味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1-01
在川东北的宣汉县,一种传统美食正悄然走红,那就是羊肉蒸笼——羊肉格格。这道菜不仅是当地人的挚爱,也成为了外地游客必尝的佳肴。无论男女老少,走进餐厅,羊肉格格都是点单率极高的菜品。当地人称蒸笼为“格格”,用新鲜羊肉与香菜精心烹制,因此得名羊肉格格。它并非一夕之间走红,而是凭借世代传承的独特烹饪技巧和醇厚口感,逐渐赢得了大众的喜爱。 随着冬季的到来,羊肉格格更是成为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暖身美食。要制作出口感上佳的羊肉格格,选材与腌制过程至关重要。选用优质羊肉切成条状后,需用清油、花椒及十余种香料调制的米粉等佐料,按精确比例混合搓揉,确保羊肉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最终才能呈现出色香味俱全的羊肉格格。将码放整齐的小竹笼放入蒸锅,约十五分钟后,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格格便新鲜出锅。 “格格”一词源于四川省达州地区、重庆市万州区以及湖北恩施等地,是当地特色的一种蒸食小吃。通常以肉类搭配土豆烹制而成,口味偏辣。"格格"这个名字形象地指代了用来蒸食物的小竹笼,如蒸羊肉就叫羊肉格格,肥肠就叫肥肠格格,排骨则称排骨格格,它们都是当地面食的绝配。 关于“格格”的起源,有历史记载显示,它起始于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为替关羽复仇,集结重兵于古万州天生城,准备发动夷陵之战。由于缺乏炊具,士兵们就地取材,用竹子制作蒸笼,搭配杂粮烹饪羊肉,从而开创了竹制蒸笼的先河。 享用格格时,热腾腾的肉食置于小巧的竹蒸笼中,底部垫有土豆、红薯或芋头等食材,再撒上香油和香菜点缀。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微辣或特辣程度,搭配一碗浓郁的大骨海带汤,边吃边饮,滋味无穷。 羊肉格格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使用的竹制蒸笼,这种小笼子通常只有巴掌大小,必须选用韧性好、材质硬的楠竹、水竹或斑竹制作。竹香与食物完美融合,使得每口都带有独特的辣味,却又没有羊膻味。 在宣汉地区,格格种类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羊肉,还有肥肠、瘦肉和兔肉等选项。蒸笼直径约七至八厘米,整齐排列于蒸锅之上。不同的是,宣汉的格格通常不会加入土豆或红薯垫底。 在宣汉人的日常饮食中,羊肉格格几乎无处不在,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入口即化的软糯羊肉与清香交织,成为了这座城市冬日里温暖的记忆。这个冬天,你是否已经品尝了这道地道的羊肉格格呢?#宣汉美食# #达州风情# #传统小吃#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