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粉馆里的那些故事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5|发布时间:2024-12-24

《街头小吃店的回忆》

午休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没有胃口吃午饭。于是决定去附近的粉摊尝一碗久违的美味。

我在心里反复思量该去哪里寻找那熟悉的味道?忽然想起一家位于瓮安的老字号——夏肠旺家。

当我走到这家店门口时,发现招牌已经从“夏肠旺”改成了“夏老六”,并且在显眼位置写着:“四十年老字号”。

趁着等待的时间,我环视店内装饰,脑海里浮现出数十年前夏肠旺店的模样。

这家店的创始人——当年负责煮粉的老太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总是面带笑容地迎接每一位顾客,并且边忙碌于灶台间边与大家闲聊,对老主顾更是格外关照,在碗中悄悄多加一些配料。那时店里人声鼎沸。

出于好奇,我询问了正在煮粉的年轻女子,得知她的婆婆就是那位老太太,但遗憾的是,老人已去世十多年,享年八十多岁。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不禁感到惋惜和怀念,时光流转让人物变迁。

当我沉浸在回忆中品味着美食时,老板走过来坐在我对面,并主动与我攀谈:“我知道您姓杨,在文联工作,经常看您的抖音视频,对你们推广的瓮安调特别感兴趣。”

我对他的识途感到惊讶,“你怎么会认识我呢?”他解释道:“前些年常看到您来店里用餐,听别人称呼您才认出。我知道您是文联的一员,支持他们传播本土文化。”

我们聊得十分投机。老板告诉我他是夏肠旺店的创始人之子——夏老六,在母亲去世后接手了这家生意,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他自豪地说:“一直以来我们都坚持诚信经营,食材选用最优质的原料,熬制汤底时从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

除此之外,他还提到自己平时喜欢关注家乡的文化发展。尤其是对瓮安调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尤为喜爱,并希望能借助这些文化符号吸引更多投资者来到这里。

临别之际,老板诚恳地邀请我今后常来交流探讨。带着不舍之情离开这家见证了岁月变迁的老店,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温暖。

粉馆里的那些故事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