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探索致富新径:容县六王镇某村以特色养殖业——蛇和香猪成就繁荣之路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4-15

#容县热点#特色养殖业引领大公村致富新篇章!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六王镇大公村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农业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通过引导农民发展规模化、特色化的养殖业,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水平,也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随着冬日的气息渐浓,大公村的蛇类养殖示范点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在这里,盘绍华先生每天都要进行蛇食料的搅拌和粉碎,以及保持蛇舍的恒温环境。自从村里开始规模化养蛇后,村民们不再远走他乡打工,而是能够留在家中照顾家庭的同时实现增收。

承泽蛇类养殖示范点以水南蛇为主打品种,存栏量高达8000余条。在生产期,这里预计年出栏肉蛇可达两万斤,销售收入达到146万元。随着产量的提升,预计年产量将达到5万斤,销售额更是有望突破250万元,净利润可达100万元。示范点的成功运营不仅为周边十多户村民提供了发展养殖的机会,还解决了50余人的就业问题,平均带动周边农户增收5000多元。

在大公村,特色养殖不仅仅局限于蛇类,香猪养殖同样声名远扬。邓立广先生作为村委会主任和六旺香猪养殖大户,于2015年成立了容县六旺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了香猪产业的蓬勃发展。

据邓立广介绍,六旺香猪以优质的当地青饲料和稻谷糠等粗纤维发酵饲料为主食,肉质鲜嫩、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香猪的批发价格稳定在每斤45元,产品主要销往广东、南宁等一线城市,市场需求旺盛。

邓立广强调,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养殖,不仅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风险,还能确保他们的收入稳定。该模式已成功带动了十几户村民和贫困户参与香猪养殖,其特点在于抗病能力强,不使用传统颗粒饲料,而是以草本植物和发酵料为主食,保证了肉质的优良。

通过积极发展各种特色养殖产业,大公村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还为村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增收途径。目前,全村香猪养殖量近2800头,总产值接近3000万元;养羊数量达到300多头;蜜蜂养殖规模更是达到了1500多箱,蜂蜜产量达13吨,收入超过70万元。大公村的致富之路,正是在这多样化的特色产业中越走越宽广。

文章来源:本地新闻报道(非官方),数据及信息仅供参考。

探索致富新径:容县六王镇某村以特色养殖业——蛇和香猪成就繁荣之路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