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特产——小米茶:明朝皇家贡品,生津止渴的夏日清凉饮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8|发布时间:2025-04-13
小米茶,又名"炒谷茶",是湖北省钟祥市独特的传统美食,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饮用它能清热解渴,带来舒适凉爽的感觉。
事实上,钟祥人民享用小米茶的习惯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据说,在明朝时期,明宪宗的第四个儿子朱祐杬(后来的嘉靖皇帝的父亲)被封为兴献王,他的封地就在湖广安陆州,也就是现在的钟祥。当他的妃子蒋氏(即嘉靖帝的母亲)怀有嘉靖时,食欲不振,对美食都感到恶心。兴献王见爱妃如此痛苦,心急如焚,召集了许多厨师尝试各种菜肴,但都不能满足蒋氏的胃口。兴献王勃然大怒,这时一位厨师灵机一动,他急忙回到乡下家中取来一罐隔夜发酵的小米茶。令人惊讶的是,蒋氏尝了之后笑容满面,食欲大增。从此,小米茶从民间传入王府,并逐渐流行起来。后来,朱厚熜成为皇帝,蒋氏也随儿子进入了紫禁城,她还从家乡钟祥聘请厨师,每年夏天都会吩咐御厨制作小米茶。那时,钟祥的糙米和文集的麦米甚至成为了朝廷的贡品。因此,食用小米茶的习惯在钟祥广泛流传,并沿袭至今。

制作小米茶的过程十分考究,通常选用糙米或麦米,将其放入铁锅中以中火慢慢翻炒,直到米粒变成淡棕色即可出锅。炒制过程中的火候至关重要,急躁的人或者火候过大可能会导致米粒外焦里生,煮出来的茶过于苦涩;若出锅过早,米粒不会酥脆,容易在煮沸后变得糊状,口感不佳;如果出锅过晚,米粒会被炒得过焦,制成的茶口感粗糙且缺乏营养。炒好的小米如果打算日后慢慢享用,需要用簸箕摊开晾凉后再装入密封罐中保存;若是立即食用,可洗净后放入冷水中煮沸,直到米粒膨胀,根据个人喜好调整煮的时间,然后让其自然冷却即可。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