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安徽农村童年:野炊趣事与田野里的自然美味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4-01
在我80后的童年里,我成长在安徽省砀山县的一个北方农村。这里没有鱼米之乡的丰饶,只有广袤的土地上种植着小麦和玉米。那时候的孩子们对野炊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偷吃嘴。那些日子,为了填饱肚子,小伙伴们会偷偷地到田间地头寻找可以食用的东西,并用简单的工具就地取材进行烹饪。
春天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在五月份左右,每当小麦开始变黄的时候,孩子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和饥饿感,总会在放学后跑进田野里。他们会摘下那些已经成熟、饱满的麦穗,然后躲到树林或者沟壑中生火烤制。用树枝点燃柴草,把麦穗放在上面烧烤,等到表面微微发黑时就可以吃了。孩子们会把烧好的麦粒从秆上搓下来,仔细地吹去残留的黑色杂质,然后迫不及待地品尝这来之不易的食物。虽然双手和脸上沾满了灰烬,但大家都乐此不疲。

到了夏季,玉米开始成熟了。那时候的孩子们会在傍晚时分潜入田野中,偷偷掰一些大颗的玉米棒子,并找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生火烧烤。他们会剥掉外面的一层皮,用树枝把玉米串起来,在熊熊烈火中烤制。尽管烟雾滚滚,但大家还是聚在一起享受着这种独特的野炊乐趣。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花生和红薯成熟的时节。孩子们会将裸露在地上的花生直接放在柴草上烧制;对于红薯,则需要挖一个地窑,在斜坡上开辟一个小坑作为放置红薯的地方,同时在下面开凿火洞以供燃烧。当红薯烤至半熟时,将其与余烬一起埋起来焖煮,等到割完草回家后就可以享用这软糯香甜的美食。
偶尔孩子们还会偷一只鸡,在池塘边摘取荷叶包裹住整只鸡,并用泥土覆盖在外部进行烧烤。如果距离村子近的话,他们还会顺便去厨房拿一些盐来增加风味。等到鸡肉烤制完成并被焖煮之后,不管有没有加调料,大家都会一扫而空。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时光流逝,我们再也找不回儿时那份单纯而又充满乐趣的感觉了。虽然现在能够享受到更多美味佳肴,但那些用汗水换来的食物味道才是最令人怀念的记忆中的美食。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