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95后美食博主的土灶台:借镜头唤起乡土滋味,传承农耕文化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3-25

清晨五点,当皖南章村的炊烟还未开始缭绕,李子明已经带着竹篮走向自家绿色盎然的菜园。这位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的年轻人,通过三年的努力,将他的美食频道"明哥的土灶台"打造成了网络上的热门品牌,让那些藏于山间的农家菜肴成为了城市居民屏幕上的一道道‘电子乡愁’。

在李子明的镜头下,每一帧都充满了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从沾着露珠的新鲜黄瓜到刚从泥塘挖出的藕节,再到自家磨制的柴火豆腐,他的拍摄没有华丽的摆盘,却真实呈现了食物最纯粹的状态。他坚持使用祖传的铸铁锅烹饪,火焰来源于后山捡来的松枝,连调味料也只选用当地农民自酿的酱油和晒干的紫苏。

“很多人认为农家菜粗糙,其实它蕴含着精致。”李子明一边演示如何腌制臭鳜鱼,一边分享家传的独特秘方。陶缸中铺满了六层香椿叶,他强调:“温度必须控制在18到22度,每天翻动三次,这是黄山脚下最正宗的做法。”

这种看似慢节奏的直播形式却触动了都市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观众们不仅跟着他学习制作蒿子粑粑,还一同见证了母鸡下蛋的过程。李子明推出的“时令食材盲盒”销量惊人,每月超过2000份,这也带动了周边12户村民成立合作社。今年春天,他们改造老宅推出“农耕体验套餐”,让这个一度冷清的村庄重新找回了30年前的热闹气息。

村民们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改变。王婶家的五间客房在四月全被预订一空,她笑着说:“昨天还有上海的朋友专程来学做腌笃鲜。”村里废弃的碾米房变成了美食工坊,90岁的葛大爷也重拾竹编技艺,编制的蒸笼成为了网红礼品。

95后美食博主的土灶台:借镜头唤起乡土滋味,传承农耕文化

傍晚时分,章村炊烟袅袅,李子明正在调试他的新4K摄像机。曾经渴望远离大山的他,现在通过抖音发起#寻找消失的土灶台#挑战,吸引了全国268位新农人共同参与。“土灶台上烹饪的不仅仅是饭菜,更是被遗忘的生活智慧。”在他的笑容中,乡村振兴的新希望犹如炉火般热烈跳动。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新农人的创新与坚持,他们用镜头和行动重新唤醒了乡村生活的魅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95后美食博主的土灶台:借镜头唤起乡土滋味,传承农耕文化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