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老家鸡蛋养殖之路: 从土鸡到蛋盒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8|发布时间:2024-12-02
我决定回到恩施农村老家近一年后,最早养的一批鸡在养了七八个月后,终于开窝产蛋。由于全是玉米粉碎后喂养,这批鸡长得很慢,且鸡的大小不均匀。大的三斤在产蛋了,小的才一斤多点。这种养法并不科学,效益也不好,产蛋率极低。第一批育成的一千六百多只鸡,到高峰期一天才100多枚蛋。
最初产的蛋主要是以前的朋友们买了给小孩吃或在年节时作为送给客户的礼品。但最初发货由于没经验,是用塑料蛋托放在礼品盒里快递,破损严重。发了一批后,后面就用珍珠棉外加订做的纸箱,破损率大为改善,到用户手中基本控制在1~2%左右。但这种包装成本比较高,一枚蛋要达到0.3元左右。
当时由于量不大,给深圳、北京、上海的朋友是3.3元一枚。老家当地别人要的是礼盒装的40枚100元,算下来一枚是2.5元。当时开始定这个价格时,老家周围的人都说这么贵怎么卖的出去?作为朋友圈子里第一个回农村做农业的人,大家都还比较支持。好几个朋友都是10000元、5000元的预付,每月通知再发货。即使在本地,节庆期间,也有很多人礼品装的一买几十上百盒送礼的。
因为恩施农村山高林密,野生动物太多,一般农户不是专职养鸡,鸡都养不大。一二十只鸡苗不要几天就被野生动物抓光了,即使在农村,想买真正的土鸡蛋也难。连村子里在外地工作的有了小孩后都是托父母找我买的鸡和蛋。当时随着后面几批鸡陆续开产,建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成为当务之急。
有一老大哥是在深圳几个商会的领头人之一,人脉极其广泛。之前电话里也沟通过几次,初步确定以几个商会为依托,在商会成员中做成会员制。这期间也回了几次深圳,一圈朋友讨论提供哪些产品,定价、配送、文案宣传等,只待这些全部落实后,就在商会成员中开一个产品发布会,招募会员。但是这一系列方案就在我快准备就绪时,老大哥出事了,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成了泡影。
今天就写这么多,下次写淘宝、一号店的电商历程及供应全国大卖场的经历。@头条农友会 @字节跳动扶贫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