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三月三,吃个干枣山,这个说法从何而来?背后有何寓意?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7|发布时间:2024-11-30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我都会忆起那句“三月三,尝个甜枣糕”,怀念儿时奶奶分发香甜枣糕的美好时光。

那时,我还是西北乡间的孩子,每逢春节蒸年馍,奶奶总会精心准备两盘枣糕。可能对一些人来说,“枣糕”这个名字略显陌生。

实际上,枣糕是用面粉、大红枣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面点艺术,对那个年代的我们而言,这可是难得的美味。主要材料包括面粉、酵母和饱满的大红枣。

首先将面粉发酵成软糯的面团,擀平后,再将其他小面块排列在饼上,每个上面嵌入一颗枣子,一层层叠加,直至堆叠成山形。最顶部则用几颗红枣围成一圈,犹如花朵点缀。最后放一个红枣作为点睛之笔。

蒸熟的枣糕,在除夕夜会被供奉在桌案之上,以敬神明,直到新年过去才收起,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风干。待到三月三日,才取出来吹去表面尘土,分享给家人。

若是在现在,这样的食品恐怕难以入口,然而记忆中奶奶小心翼翼地切分枣糕,每人分得两小块,虽然多数坚硬难咬,但那种滋味却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我清晰记得,奶奶颤巍巍的身影,踏着精致的小脚,将干硬的枣糕放在案板上,费力地切割,我们兴奋地接过手中的枣糕,尽管啃不动,却乐在其中。这些温馨的画面,如今想来,仍是三月三日最珍贵的记忆。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是否也有类似的童年回忆呢?

三月三,吃个干枣山,这个说法从何而来?背后有何寓意?三月三,吃个干枣山,这个说法从何而来?背后有何寓意?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