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地道美食,不是肠旺面也不是豆腐圆子,而是一碗它!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5|发布时间:2024-07-18
在贵州美食的探索中,有一种独特的风味无法忽视,那就是酸粉。尽管肠旺面和豆腐圆子也很受欢迎,但酸粉无疑承载着更深层次的故事与情感。贵阳作为移民城市,其文化融合体现在了这碗米粉之中。
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贵阳已有米粉制作的传统。据《道光贵阳府志》记载,当地北部的稻米晚熟,常被用来加工成各种米制品。而贵阳米粉则是从广西传入,这一点在徐霞客游记中也有提及。
贵州历史上缺盐,苗族人的酸汤制作技术对米粉产生了影响。制作酸粉时,大米需用淘米水浸泡发酵,再磨浆、发酵,最后使用发酵的淘米水烹煮。这种特殊的味道,深得贵阳人喜爱,却让外地人感到新奇。
据推测,酸粉可能起源于薛家井(现在的国贸背后)和普定街附近,这里是昔日贵阳米粉制作的核心区域。在民国初年,全城仅有的五家米粉工坊中,苏坛三最为著名,其生产的米粉洁白且不易变味。
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的米粉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就包括黎义清和王银臣的店铺。酸粉,这个融合了各地风味和汉苗民族特色的美食,成为了贵阳人难以忘怀的家乡味道。
无论身在何处,每一名贵阳人心中都有一碗无法替代的酸粉。这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份情感寄托和文化记忆。如果你对贵州美食感兴趣,别忘了点赞关注哦!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