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做藕粉圆子(做了一辈子圆子的老师傅)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3-26
一辈子专注圆子制作的资深师傅
随着新年脚步的临近,武汉街头巷尾时不时响起的鞭炮声宣告着打年货季节的到来。众多打年货的地方中,汉阳升官渡的老字号华珍酒楼成了不少人的首选。
这家老字号餐厅创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名字取自创办人李文珍与袁德华夫妇的名字各一字而成。“华珍”二字不仅寓意美好,听起来也朗朗上口、简洁大方。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袁师傅向我们讲述了华珍酒楼创立的背景。随着国家改革深入,地方国企面临着大规模下岗潮,许多失业者开始寻求自主创业的机会。当时在汉口某国企食堂工作的袁师傅不愿无所事事,决定发挥自己的厨艺技能开设餐馆,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华珍酒楼。
回顾那个年代诞生的品牌如骏骏牛肉粉、蓝精灵饺子馆、铁棚子热干面以及老田记热干面等,它们无一不是在改革浪潮中应运而生的产物。这些品牌的历史虽谈不上悠久,但却是人们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见证。
最初开业时,华珍酒楼以鸡子火锅、财鱼焖藕和三鲜锅为招牌菜。如今,则以提供各式年货为主打产品,包括肉圆、酥鱼和卤味等。今年他们还推出了大量新的腊味系列商品,如腊肉、香肠、腊豚、青鱼、大白刁及腊蹄。

袁师傅回忆起自己初次制作圆子的经历时说:“那时候都是用手中的刀在砧板上剁碎食材,然后把切好的材料放进木盆中进行调制,并不像现在使用塑料或不锈钢容器。”

去年我们看到袁师傅仍在厨房忙碌地处理大草鱼。每条鱼都经过他的严格挑选,他仅凭手触便能判断鱼的新鲜程度。今年,尽管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的他还亲自为我们示范了手工肉圆、鱼圆和酥鱼的制作方法。多年风雨洗礼后,袁师傅与食材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当我们问及袁师傅为何到了这个年纪仍然坚持工作时,他笑着挥挥手说:“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做点事。”
我们进一步追问是否打算一直干下去,他说:“希望能把这份技艺传承给下一代。现在交给年轻人来负责日常运营了,他们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做出合理的调整。而我呢,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重要的事情就让他们来做决定吧。”

一生专注于一件事,并将其做到极致,这就是袁师傅作为一名料理人所展现的魅力。(舒怀)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