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美食:一道道味道的风景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3|发布时间:2025-02-16
说到吃,我感觉四川人在吃上最讲究,也最不将就。他们真的是在认真对待一茶一饭,做自己的生活家。有人说四川人吃的不是菜,而是味道和感觉。四川人中,乐山人更是把这生活感觉发挥到极致。离开乐山的头天晚上和几位友人喝茶,说起乐山各地小吃,大家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报出食名。说的人唾沫星子横飞,听的人口水使劲往肚子里咽。说到高兴处,有人掰起手姆指一口气报出了二十几样不带重的。诸如:苏稽跷脚牛肉,叶婆婆钵钵鸡,小李油炸,纪六孃甜皮鸭,安谷蹄花,临江鳝丝,何三坨血旺和粉蒸肥肠,海棠巴骨肉,尹建烤蹄夜宵大排档的烤猪蹄和脑花,夹江马村鱼头,峨眉汤锅儿牛肉和萝卜汤,罗城牛肉和羊肉汤,马边老腊肉,犍为叶儿粑,葱油饼和豆腐干咔咔,太平豆腐干,海汇源烧麦,新村赖抄手和马边曹三抄手,潘六孃排骨面,西坝豆腐,牛华豆腐脑,眼镜蛋烘糕,老珍楷汤圆……
这两年,乐山美食突然火了起来,这让我这个身在外地的乐山人,既高兴也颇不解,要知道乐山美食并非今天才有名,但一直没有火起来。关于乐山美食,著名作家,也是美食家的汪曾祺就曾在一篇文章中专门提到过乐山蘸水豆花和西坝豆腐。他说有一年在乐山吃饭,“几位作家都去了大馆子,我和林斤澜钻进一家只有穿草鞋的乡下人光顾的小店,一人要了一碗豆花。豆花只是一碗白汤,啥都没有。豆花用筷子夹出来,蘸“味碟”里的作料吃。味碟里主要是豆瓣。我和斤澜各吃了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很美。豆花汤里或加切碎的青菜,则为“菜豆花”。北京的豆花庄的豆花乃以鸡汤煨成,过于讲究,不如乡坝头的豆花存其本味。”
不得不说,汪真是会吃,吃得很有道理。据他所说,吃是人生的第一需要,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和掌握这个艺术。而且,他还写过一句话:“我不善于说笑,也没有什么大本事,但我能吃得很快乐,这是我生活中最大的幸福。”
汪到乐山已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了,那时的乐山美食还没有现在出名。我在想,过去几十年为啥乐山人就没有抓住机会宣传,以美食带动旅游,早点出名,不是更有利于乐山的经济发展吗?我把这个疑惑告诉友人,她解释说,大佛脚下的乐山人其实一直都比较佛系,他们收入虽然不高,但这里物价便宜,大多数人小富即安。平日里只要有合口味的饭菜,小麻将打起,“二七十”牌扯起,偶尔看看闲山散水,发发呆,就很知足了。至于说的那些美食,其实大部分都是乐山人日常生活要面对的饮食,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值得张扬和宣传的。就象那句禅语:“你来或不来,我都在那里,不喜不恼,无增无减。”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