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美食集锦:口味丰富的皖北特色小吃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6|发布时间:2024-12-07
1
淮北濉溪羊肉汤
皖北的冬天寒冷干燥,淮北人自古就有吃羊肉、喝羊肉汤的传统。大锅久煮羊肉羊骨,盛好汤后,加上卤好的羊肉片或炖好的羊肉块,再配以香菜,汤色雪白。爱吃辣的食客则可加少许辣椒油,汤中还可放些粉丝、白菜、烙馍,味道鲜美,营养滋润,暖脾暖胃,一碗下肚,全身都暖和了。
2
榴园地锅鸡
榴园地锅鸡是淮北人的心头爱,选取明清石榴园里散养的土鸡,用石榴干枝生火,地锅烹饪,口味香醇,软滑与干香并存,让你口舌生津,回味无穷。
3
南坪响肚
南坪“响肚”是用新鲜猪肚烹制而成,是南坪镇的一道特色名菜,它具有味道鲜美、清香宜人、清脆爽口的特点,在口中嚼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故称“响肚”。
4
临涣酱包瓜
临涣酱包瓜,又称菜中菜,是清光绪初年南京人潘孝武父子在临涣开设的“园昌斋”酱园店中的一种酱菜。临涣酱包瓜外壳是圆、嫩、鲜、脆的酱培包瓜,内瓤为倾馅十样绵,色泽光亮,脆嫩清香,入口清爽,咸甜适度,南北皆宜。
5
临涣培乳肉
临涣培乳肉,是临涣镇的一种特色名吃,比起红烧肉来,培乳肉吃起来肥嫩不腻,尤其是它特有的乳香味。据传,临涣酱菜名家潘恒广在制作酱菜过程中发现,用发酵的酱菜汁中蛆虫制作的菜,味道异常鲜美,之后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制作出培乳肉。
6
双堆面鱼
双堆面鱼并不是鱼做的,而是一种传统面食小吃。因为拨到锅里的一个个面鱼儿中间鼓起,两头尖,确有几分像小鱼儿,所以人们因其形似,便把这种面食称作“面鱼”。双堆面鱼可加入高汤,成荤汤面食,也可加入青菜、鸡蛋,成素汤面食,有些人把双堆面鱼称做“懒汉汤”。双堆面鱼的口感滑嫩,好似鱼儿的形状,更是增添了一份可爱的味道。
7
临涣马蹄烧饼
临涣马蹄烧饼始于康熙十八年,经一代代传承和不断改良,形成了独特的风味。临涣马蹄烧饼形似马蹄、色泽金黄、层次分明、焦酥掉渣、外焦里嫩、酥香流油,堪称临涣一绝。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