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记忆里的香气:遵循古法手工煎饼,传承二月二家乡习俗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3-26
家乡的煎饼香气扑鼻,每逢“二月二”这一天,两个传统习俗总会在老家中上演:男丁们会去理发,象征着“龙抬头”;而家家户户则会制作煎饼,品尝春天的蔬菜。昨日听同事提起“二月二”要吃猪头肉,我便决定遵循家传的习俗,亲手摊制煎饼,并搭配以猪头肉,一次满足两个愿望。今天我选择在家静候理发的时刻,准备在未来的两天里体验“龙抬头”的传统。
依照记忆中母亲制作“二月二”煎饼的方法,我开始动手:将面粉、绿豆面、小米面与清水混合,再打入鸡蛋,加入食盐和花椒粉,撒入葱花搅拌均匀制成面糊(图12);接着用电饼铛轻轻涂上一层油,倒入面糊后摇动使面糊铺展,一面煎好后再翻至另一面直至煎熟,最后折叠成三角形状(图8,图10)。

新鲜的马兰头从上海寄来,一大早就送到了手中。我取出一部分洗净后烫熟,挤去水分切碎;再将白豆干切成片、丝,最后与马兰头碎末一同加入食盐、少许糖和芝麻香油拌匀,制成一道美味的小菜。
在这个“二月二”的春日里,我的餐桌摆满了美食:家乡风味的煎饼、香气四溢的香干马兰头、滋味鲜美的小葱炒鸡蛋、清脆可口的黄瓜条和冰淇淋萝卜条、甜美的芒果以及温暖滋补的冬瓜排骨汤。每一道菜都让人回味无穷,尤其是那香干马兰头,其清爽的口感,仿佛将春天的气息直接带入了口中,令人赞不绝口(赞)。
母亲在世时,尽管我无法在“二月二”当天回到老家,但每次清明节回家扫墓返回北京之前,母亲总会用大柴锅为我精心制作十几张煎饼,让我带回北京享用。我总是站在那充满烟火气的大柴灶前,等待着品尝第一口热腾腾的煎饼。
此刻,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母亲在灶间忙碌的身影,她专注地摊制着每一张煎饼,每一步都透露出对家人的爱与关怀。

母亲的记忆如同一股暖流,让我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深深地思念着她。
#家乡美食回忆# #春天的味道# #家庭传统分享#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