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大慈阁酱菜——源于宋代的皇家御用美食,传承千年的保定味道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2-15

河北美食的代表——保定风味:大慈恩寺酱菜

大慈恩寺以其“市阁摩天”的壮丽景象成为了保定的标志性景观,因此流传着“未至大慈恩,怎算到保定”的说法。自古以来,大慈恩寺就是佛教的圣地,如今更是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款源自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的大慈恩寺酱菜,在清代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时,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并被指定为皇家御用美食。

大慈恩寺酱菜坚持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对材料的选取和加工都极其讲究。其独特之处在于甜而不腻、咸香适口、鲜嫩爽脆且满载酱香。营养丰富且种类繁多,如大慈恩寺酱包瓜、大慈恩寺八宝酱菜、酱黄瓜、酱子萝、酱地露、五香疙瘩头以及花生仁等超过30个品种。它们的形状各异,有条状、丝状、丁状、角状、块状和片状,色泽多为酱黄色或金黄。

在原料的选择上,大慈恩寺酱菜始终坚持选用最优质的材料,不惜成本。例如采购的小红萝卜,不仅论个计价,而且必须保持其新鲜脆嫩;韭菜花则要求只有鲜嫩的花瓣,不能带有种子或花蕾,价格往往比普通韭菜花高出一倍。这样的原料制作出的产品,口感醇厚且无渣滓。为了保证酱菜的口味纯正,销售环节也有严格的规定,酱菜需储藏于酱缸中,售卖时现取现卖,从酱缸到消费者手中,过程迅速完成。

历经数百年,大慈恩寺酱菜既保留了北方风味的传统精髓,又逐渐融入了南方酱菜的特色,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生产工艺。始终如一地保持着甜咸适中、鲜嫩爽脆、酱香浓郁的老味道,深受人们的喜爱。

大慈阁酱菜——源于宋代的皇家御用美食,传承千年的保定味道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