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味道里的经典小吃——螺蛳粉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1-19
没有一个苏州人没嘬过螺蛳
苏州人,似乎都有“明前螺赛过鹅”的说法。这个时节,到了饭点,街巷里隔着窗户都能听到,哗哗的翻炒声和啧啧的嘬螺蛳声音。
横街上,卖螺蛳的摊头上挤满了人,老苏州吃螺蛳,有讲究也有经验。老苏州说,清明节吃螺蛳,吃了眼目清凉;这时候肉最好吃。
吃了螺蛳,是不是真的会眼目清凉,倒是不敢打包票,这时候的螺蛳肉质好是确有其事的
吃足了营养准备产籽,所以肉质肥,苏州俗语的总结是“明前螺赛过鹅”,难怪大家争相抢购,
整条横街,大大小小的螺蛳摊头,将近20只。对于十块左右一斤的价钱,也有老苏州在嘀咕。山塘街边上的星桥浜,老苏州买了一盆没轧掉屁股的螺蛳。
滴上两滴油,养上两天,螺蛳肚子里的泥沙就会吐干净,这里的老苏州对螺蛳再熟悉不过,从前这个时节,每天堆在这里的螺蛳论吨计算
星桥浜从前叫网船浜,因为网船聚集得名,73岁的蒋福根从小在网船上长大,耙螺蛳是网船上人的生计之一,每年的清明前,苏州人的螺蛳吃得实在太厉害,靠这些小网船已经远远供不上了。
一条网船装半吨螺蛳,苏州人的“吃头势”确实厉害,两三分一斤,加上运费,再轧掉屁股,贩出去也就五六分一斤,按照当时的行情,一副大饼油条的价钱,可以吃一斤螺蛳,确实便宜的
螺蛳,属于腹足纲,这一块像吸盘一样肚皮,就是它的腹足,靠它走路,因为经常运动,这块“活肉”最有嚼头也最好吃
螺蛳还有个远房亲戚,是腹足纲里唯一一个爬到陆地上生活的分支,蜗牛,法国人也把它当美食,不过要上百元一只,而苏州人用十块一斤的青壳螺蛳,一样炒出了掉脱眉毛的鲜味
酱爆螺蛳,算是最普通也最简单的烧法,翻炒,加葱姜作料,焖熟入味,陈阿姨在烧,边上的老曹,拿好手机在掐时间
烧过头就吸不出,这个可能和螺蛳壳的结构有关,苏州人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说法,一点点大的螺蛳壳里大有乾坤
从外头看,总以为它住在一个螺旋形的窝里,打开一看,居然是一套“两室一厅”的套房,当中有分隔,边上有通道,螺蛳就窝在这样七拐八弯的空间里
你再看老曹,一只连一只,一眨眼的功夫,螺蛳壳已经堆起来了
坊间传说,最厉害最优雅的吃法,只靠一双筷子吃完一盆螺蛳,手上还不沾一滴汤汁,不过,面对这样一盆鲜掉眉毛的酱爆螺蛳,有谁还顾及得到吃相呢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