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津特色美食:猫耳朵,一碗诱人的家乡味道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4|发布时间:2024-09-24
Nestled amidst the rustic village lanes, a massive iron furnace stands tall, accompanied by a colossal铁锅 and a long-handled ladle. They conjure up a ribbon of luscious oil-red delicacy that cascades downward, filling the air with an irresistible aroma.无需高声呼唤“开饭”,村民们已自发地拿起碗筷,翘首以盼那碗宛如猫咪耳朵的面点。再淋上半勺醇厚的红油汤汁,搭配一块酥脆的油饼,一小碟风味独特的霸王菜。老者笑逐颜开,赞道:“美味至极!”这便是家乡河津独特的味道——猫耳朵。(方言:耳朵的形态)
每当这样的画面浮现眼前,多半意味着有喜事降临。因为在家乡的传统习俗中,猫耳朵配油饼往往是盛宴当天早餐的首选,这种习惯由来已久,具体的起源已无从考究。抛开历史不说,单是其美味就足以令人回味无穷。
“猫耳朵”得名于其精致小巧,犹如猫咪双耳的模样。但在家乡方言中,我们更倾向于称之为“搓丸子”,这个名称曾让我困惑良久。明明经过多道工序,手工捏制出形似小猫尖尖耳朵的面点,为何会被称为“搓丸子”?直至我查阅了关于猫耳朵的故事,才了解到山西面食中的猫耳朵与家乡的不同,它确实采用“搓”的制作手法,而这种方法制成的面食在本地被称为“麻食”,而非猫耳朵。南方的猫耳朵则多为甜品。因此,我们当地的猫耳朵更具地方特色。
猫耳朵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耗时颇长。首先将和好的面团用长长的擀面杖擀成均匀的薄饼,再撒上玉米面粉,采用独特的折叠法叠成矩形剂子。接着切成条状,改刀为方块,每片约一厘米见方。然后在巧妇的手下对角轻轻一捏,便形成了独特的猫耳朵形状。成型后,可以晾干或直接焯水备用。
接下来的步骤是准备配料。由于猫耳朵形似颗粒,搭配的食材种类繁多,只要你喜欢的蔬菜肉类,皆可切丁加入。常见的搭配有鸡丝、鸡汤、卤豆腐、海带、蒜苔、南瓜、红薯粉条和韭菜。
加入适量食用油,十三香,以及必不可少的红油辣椒面(麻着子)。然后用葱姜蒜爆锅,炒出香味,足以唤醒沉睡的味蕾。接着放入切好的食材,翻炒均匀,倒入鸡汤,再将预先煮熟的猫耳朵放入锅中。撒上新鲜韭菜,淋上不可或缺的老陈醋,顿时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红油、白面与翠绿蔬菜交织,色彩斑斓,分外诱人。掌勺者只需轻轻一舀,高举又倾倒,调味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享受。
如今,家家户户随时都能做一小锅猫耳朵,已不再那么稀罕。然而,它仍然是款待贵宾、亲朋的佳肴,承载着淳朴的乡情。
记忆中,小时候特别渴望品尝猫耳朵,但大人们忙碌于田间家务,生活远没有现在这般安逸。制作猫耳朵耗时较长,只有特殊的日子才会精心准备。每当喜事临近,需要做猫耳朵的家庭会提前多日请来村里的巧手帮忙,大家一边捏着猫耳朵,一边闲聊家常,营造出温馨的邻里互动,比现今高楼林立的社区多了几分淳朴的人情味。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岁月如何更迭,那一碗河津猫耳朵(方言:耳朵的形态)始终散发出历久弥香的魅力。(王红娜)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