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颐和园,遨游四大部洲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1-09
随拍记录生活
今天下午从北宫门进入颐和园,去了四大部洲,穿过山路来到画中游,对面是听鹂馆戏台,始建于乾隆年间。在这里看太阳落山时的景象,美的如诗如画。5点前下山走长廊出东宫门。
在画中游听到一位导游讲的故事:“画中游对面的听鹂馆是乾隆年间建造的,乾隆下江南时带来了徽班进京,慈禧太后在颐和园看了徽班进京的徽剧,认为叫徽剧不合适就改为了京剧”
这个说法真需要更正一下。在乾隆年间还没有形成京剧,那时宫中演剧以昆曲、弋阳腔为主。乾隆三次南巡,北归后召苏皖民间名伶入都,供奉于南府。南府是康熙年间开始设立,是专门的演剧机构,在乾隆朝达到鼎盛,分设内、外学
内学为宫中太监,外学为民籍演员,人数各在千人以上。道光七年(1827年)南府改为“升平署”一直延续至清朝灭亡。徽班进京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给高宗弘历祝寿招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入都
徽班进京促进了南北方戏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道光年间(1840年)逐渐形成了京剧。慈禧太后最喜欢听京剧,常常将外学的民籍演员招到宫中演出。帝王的喜好和倡导对戏曲艺术的流行与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民籍演员入宫演出要带腰牌(身份证,上写名字,和外貌特征),不准带其他物品,演出时一律穿宫中戏衣。宫中戏衣织金绣彩,富丽堂皇,显示了皇家戏装的气派
清代纺织业分工细密,工艺高超,面料花样繁多,色彩丰富。总之宫廷戏衣其工艺之精,造价之昂贵,是民间戏班所不能企及的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