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就是中国的美食文化!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6|发布时间:2024-12-11

在中国吉林省的东北部,一场严寒席卷而来,温度骤降至零下近30摄氏度。然而,在石光满汉全席博物馆内的“御膳房”,却是一片暖意融融。这里的烹饪艺术如同春日般热烈。 在厨房内,年轻的厨师刘闯正在精心切割着优质的黑猪肉,其刀工精细至极,每一刀的走向和力度都恰到好处。他和他的师父赵世克、师爷李石琮正忙碌地准备一场盛宴。这场盛宴正是中国美食文化中的瑰宝——“满汉全席”。这是一场融合了满族与汉族烹饪技艺的大餐,总共包含108道菜,涵盖了中华八大菜系的精华。它的制作过程繁琐且讲究,需要多达十几位厨师的团队协作。 赵世克作为刘闯的师父,同时也是李石琮的弟子,他对“满汉全席”的理解更为深入。他主要负责烹制野味,如鹿肉和鱼类,掌握着火候的关键。而65岁的李石琮,则承担起更复杂的任务,如鲍鱼、鱼翅和海参的烹饪。 刘闯所在的吉林市,是满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清朝时期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所在地。这里物产丰富,历史悠久,孕育了许多满族名菜和独特美食。从小就对满族饮食文化感兴趣的刘闯,在多位烹饪大师的影响下,成为“吉林满汉全席传统烹饪技艺”第四代传人。 在师父的指导下,李石琮对满族的传统菜肴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创新,将现代营养学与工艺学融入其中,使得这些菜品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他也关注食材的选择,随着时代变迁,有些食材难以获取,或者某些野生动植物受到法律保护,他便寻找替代品,确保风味的传承。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这门烹饪艺术,李石琮创立了石光满汉全席博物馆,专注于研究、挖掘和弘扬满族美食文化。博物馆内不仅展示了满族狩猎、捕鱼和烹饪的传统工具,还珍藏了许多“打牲乌拉”时期的文物。 令李石琮欣慰的是,年轻游客和厨师对博物馆的兴趣日益浓厚,他们来此交流学习,使得满族菜肴的故事得以延续。“满汉全席”从民间小吃到宫廷盛宴的转变,体现了历代烹饪大师的智慧与创新,这些经典菜品如今已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2000年的全国美食大赛中,李石琮凭借其制作的“满汉全席千禧宴”获得了金奖和“中国美食特殊贡献奖”,并因此荣获“中国十大烹饪巨匠”的称号。他与师父共同撰写的《满汉全席》一书,进一步推广了这一独特的烹饪艺术。 李石琮坚信,“满汉全席”不应仅限于影视作品中,它应该走进寻常百姓家,走近年轻人的生活。在他的徒弟刘闯的协助下,他们计划通过直播分享“满汉全席”的故事,甚至进行教学,让年轻一代有机会接触并传承这份美食文化。 尽管刘闯在厨房里还是一名新手,但他已经参与了多次“满汉全席”的制作。最近,他接到了一份特殊的订单:犴鼻、猴脑和发财熊掌的菜品。然而,这些食材已受到法律保护,他们巧妙地用鹿鼻、羊脑、黑猪肉和鹿筋来替代,保留了原有的风味。 如今,李石琮和他的徒子徒孙们希望通过直播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满汉全席的故事,感受这份跨越时空的烹饪艺术的魅力。这不仅是一场味觉盛宴,更是一次对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之旅。(完)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就是中国的美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就是中国的美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就是中国的美食文化!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