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姑苏风光之影(二)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4|发布时间:2024-11-11

苏州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

年轻时期,我读过作家陆文夫先生的《美食家》,其中的主人公朱自冶对于美食的热爱与探索令人赞叹。文学来源于生活,小说中的人物虽属虚构,但陆文夫先生对苏州美食的热爱,既源于他身为作家的敏锐观察力,也离不开苏州这座美食之都的丰富生活“原浆”。

“民以食为天”,来到苏州,若不品尝当地美食,实在是对不起自己。于是,我开始寻找美食之旅。

好友带我来到苏州,他热情洋溢,非常懂礼数。我们早晨决定去品尝当地的“哑巴生煎”。

通过网上查询得知,“哑巴生煎”是苏州的传统特色小吃,非常有名。为何称之为“生煎”而又有“哑巴”二字?经过打听,有几种不同的传说:

一是关于创始人俞二媛的故事,她因生病失语后学会制作生煎馒头的秘方,因其技艺独特,“哑巴生煎”逐渐成名。这个故事有原型,可信度较高。

二是店家名声大噪,食客盈门,品尝美味后忘记说话,仿佛人人都是“哑巴”。这个说法比较接近实际,可信度较高。

三则是传说乾隆皇帝吃过之后赞不绝口,称之为“哑巴生煎”。但这一说法更像是坊间的演义,缺乏实际考证。

不管哪种说法更准确,“哑巴生煎”都是苏州的一道名小吃,味道绝佳。于是,我们前往临顿路的“哑巴生煎”店铺,这是一家网红打卡店。门前排起了长队,长达百米!虽然未能立刻品尝到美食,但我对“哑巴生煎”作为苏州的市井名片所散发出的魅力深感佩服。

店家的对联写道:“无言哑巴众人莫怪称奇;有味生煎口角难禁流香”。这对联完美地诠释了“哑巴生煎”的魅力。

此外,听说观前街有一家“哑巴生煎”的对联在网上广为流传:“食客口福有口皆碑享誉苏城;哑巴无言传承姑苏生煎真谛。”对仗工整,展现出这家店的特色。不过我还是更喜欢亲自品尝后的真实感受。当然,未能品尝到“哑巴生煎”,虽有遗憾,但在苏州这座美食之都,绝不会缺少美食相伴。我们又来到一家名为“凤游记”的面馆,店堂雅致,面食讲究。几碟精美的浇头令人食指大动。两碗汤面上桌后更是令人垂涎欲滴。我想起了陆文夫笔下的朱自冶如何品味美食的场景。虽然我不是美食家但同样享受这方城廓市井的好滋味是何其幸运之事!匆匆过苏州未能多留遗憾总是难免但下次还有机会再来品尝苏州的美食文化值得细细品味和探寻。据介绍苏州还有一家“蛮好阁”包子铺的包子也是一绝同样需要耐心排队因为这家的包子同样美味值得期待。PS本文所述仅是个人体验并不代苏州美食之全貌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苏州的美食文化建议向当地人或专业人士请教以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


姑苏风光之影(二)
姑苏风光之影(二)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