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常识:南水北调让北方地区得到缓解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3|发布时间:2025-04-09
碧波浩渺的大海、郁郁葱葱的森林、姹紫嫣红的花朵……地球之所以如此生机盎然,主要得益于水的滋润。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辽阔的海域、汹涌的波涛,绘成了地球蔚蓝的底色。那么,问题来了,“水球”也会缺水吗?
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表面总面积大约为5.1亿平方千米,而海洋就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也许这还只是一个表象,若是论及海水的体量,那更是令人震撼呢!
如果把地球设想为一个表面光滑的“地球仪”,那么把所有的海水覆盖到“地球仪”的表面,就会变成一个平均水深2700米的“水球”。身居“水球”还喊缺水,是不是有点故弄玄虚?更何况,被称为陆地的面积大约为1.49亿平方千米,只占到地球表面的29%。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一耕地,也只是陆地的一部分。
要论体量,地球上的水着实不少,然而能被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水量就少得可怜了。地球上的水总共约有14亿立方千米,海水约占97.47%,淡水只占2.53%。
而这还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数字,由于封存在南北两极冰雪中的淡水,以及河湖、地下水等其他储水量,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说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面积也只有29%。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地球上存在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源头都在中部偏西的地方,而终点都在东部或北部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7.5%,但人口却占全国的一半。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水资源和人口的矛盾。因此,通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来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3条调水线路,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用水需要。通水后极大地缓解了北方的水资源短缺,让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沿线的百姓喝上了长江水,极大的改善了他们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