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独特体裁:纪事本末体详解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4-05
文‖秋尘
一种名为纪事本末体的历史著作,在我国丰富多样的历史文献中,相对较晚出现,其首次显现是在南宋时期。这类史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以年份或人物作为核心组织结构,而是聚焦于历史事件本身。每一篇章都专门讲述一段历史事件,遵循时间线,详尽呈现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对于每一则历史故事而言,这样的结构使得前后关系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纪事本末这一史书体裁的诞生,归功于南宋时期的袁枢(1131-1205),字机仲,出生于建安(今福建建瓯)。《宋史》卷三百八十九中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据说,当他在严州担任教授时,对《资治通鉴》非常感兴趣,然而,他却因其内容繁多而感到困扰,难以深入理解每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于是,他决定从不同篇章中整理出同一事件的相关资料,将它们连贯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线。由于这些内容源于《资治通鉴》,故他将新著命名为《通鉴纪事本末》。
在纪事本末类的史书中,有几部尤为重要,如《五纪事本末》,这其实是由以下五部作品组成的合集:

一、《通鉴纪事本末》,由宋朝袁枢编撰,共42卷。
二、《宋史纪事本末》,明朝陈邦瞻所著,共有26卷。
三、《元史纪事本末》,同样是明朝陈邦瞻的作品,分为4卷。

四、《明史纪事本末》,清朝谷应泰的力作,总计80卷。
五、《左传纪事本末》,清代高士奇创作,包含53卷。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纪事本末类型的史书,如宋朝章冲的《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以及清朝魏源的军事记录《圣武记》(共14卷)、马骕的历史梳理之作《绎史》(覆盖上古至周末,共160卷),以及李铭汉在清末撰写的《续通鉴纪事本末》(89卷)等。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