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运动急救(运动 急救 常识)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8|发布时间:2025-03-02
炎炎夏日,当运动场内突发意外,如何在专业医疗队伍到达前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提升公众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二沙岛体育公园党群服务驿站举办了一场以心肺复苏术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为主题的急救教育活动。
近期,丹麦与芬兰欧洲杯小组赛中的一幕——球员埃里克森的突然倒地并失去意识,通过心肺复苏和自动除颤器的及时应用,最终挽救了生命。这一事件不仅再次凸显了运动场急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激发更多人学习急救知识的决心。
在二沙岛体育公园内,每月底都会举办类似的教育活动,向市民提供免费的心肺复苏术培训和AED使用指导。参与者可以提前通过官方公众号预约,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提升自身急救技能。

徐暐杰,广东省医疗辅助志愿服务总队的总队长,在这场活动中分享了许多关键信息。“在溺水事件中,我们常常面对时间紧迫的挑战。”徐先生强调,“救生员通常只能留意水面,而潜水意外往往不易被及时发现。从发现到施救,往往已经过去了4到5分钟,这时救助可能已为时晚矣。” 在急救工作中,最令他痛心的一次经历是一位13岁的小朋友在游泳池溺水身亡。“当我的手触摸到他的喉部,感受到无法插入管子的那一刻,我知道生命已经无力挽回。这是由于饭后立即运动导致的食物堵塞气道,增加了救援难度。”徐先生提醒家长和孩子们,在餐后应避免剧烈运动,至少等待两小时消化。 在足球和跑步等流行运动中,徐暐杰分享了相关的急救经验。“夏季炎热的天气易使人脱水晕倒。身体会提前发出信号,比如呼吸异常、神志改变或肌肉抽搐,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关注并及时采取休息措施的症状。”他强调,当出现这些迹象时,应立即停止运动,避免潜在的生命威胁。 对于即将到来的年底赛事高峰期,尤其是广州举办的山野马拉松比赛,徐先生分享了他参与救援的经验。尽管医疗队与事发地点之间仅有500米的距离,但由于高度爬升的影响,赶到需要五六分钟的时间。“幸运的是,一名参赛者在同伴的协助下接受了心肺复苏术,成功恢复心跳。”这一案例强调了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懂得急救的人和不懂得急救的人,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所采取的行动和结果存在巨大差异。” 徐先生呼吁,普及AED设备固然重要,但同时更需要人们具备基础的心肺复苏技能。他们通过举办活动和培训课程,旨在使更多人了解急救技能,当意外发生时能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之前提供帮助。“我们的目标是将二沙岛打造为一个运动安全公园,让每个人都了解AED的分布位置,并接受培训。”他希望公众能够认识到学习急救技能不仅是自我保护,更是社会责任和习惯。
羊城晚报记者苏荇对此进行了报道。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