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堂——精彩分享和格律学习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2-23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一种特殊的格律叫做《浪淘沙》格。它源于唐代教坊曲,并且非常流行。这个格有三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韵律规则和例句。
格一
+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句)+ | — — | | — (韵)

这个部分的规则是:前面有一个仄字,后面有四个平字。例句中的词句很激越凄壮,其中包含了很多美丽的比喻和形象。
例: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格二
+ | | — —(韵)+ | — —(韵)+ — + | | — —(韵)+ | + — — | | (句)+ | —— (韵)

这个部分的规则是:前面有两个仄字,后面有四个平字。例句中的词句很凄婉怡然,其中包含了很多美丽的比喻和形象。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格三
| — |(句)— — | | (句)| | — | (入声韵)— | — — | | (韵)— — | | | |(韵) | | | — — — | | (韵)| — | (豆)| | — | (韵) | | | — — | — | (句)— — | — | (韵)
这个部分的规则是:前面有一个仄字,后面有四个平字,然后有一个入声韵。例句中的词句很凄婉怡然,其中包含了很多美丽的比喻和形象。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浪淘沙》格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诗歌形式,它有着独特的韵律规则和例句。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个格非常流行,并且被广泛使用。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