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常识

今日惊蛰|这些惊蛰小知识,你怎么能不知道?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3|发布时间:2025-02-17

今日惊蛰降临|不容错过的惊蛰趣闻

唤醒沉睡的春日

正月启蛰,言发蛰也。

万物因雷而醒,震为雷,故名惊蛰。

蛰虫因惊而出走。

惊蛰,古谓“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标志着仲春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的时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三候

今日惊蛰|这些惊蛰小知识,你怎么能不知道?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上升,雨水增多,农家忙碌。正如左河水之“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此时,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维持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江南地区为8℃以上,西南和华南更达10—15℃,春意盎然。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生长,需及时防治病虫害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同样不可忽视。此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个别年份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

惊蛰雷鸣引人注目。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雷鸣,成堆谷米。

惊蛰农谚

今日惊蛰|这些惊蛰小知识,你怎么能不知道?

1.惊蛰前打雷,四十五天云不开。

2.节到惊蛰,春水满地。

3.惊蛰雷鸣,成堆谷米。

4.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

惊蛰习俗

祭白虎

惊蛰祭白虎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之神以及是非之神。白虎非常喜好食人,每年在惊蛰这天白虎会出来觅食。于是,为了让白虎在惊蛰时不再觅食,百姓们在这一天用纸绘制的白老虎来祭祀,用肥猪血喂白虎,使白虎吃饱后不再觅食,也不能开口说是非。

打小人

在惊蛰这一天,你是否会看到人们一边用木拖鞋来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还念念有词。其实这就是打小人。惊蛰时节春雷响,所有冬眠中的鼠蚁蛇虫都已经醒过来了,出来觅食了。所以这时候人们会用艾草来点燃熏家中的蛇虫鼠蚁,以之驱赶。

吃梨

惊蛰来临,天气已然是渐渐变暖了,这时候稍一不注意就会感冒。所以在这时节,饮食应该是清淡的。而在惊蛰这一天,吃梨已经成为了有些地方的风俗,梨子可以滋阴清热,增强体质。

吃炒豆

在陕西,有一些地方在惊蛰这一天,都要吃炒豆。人们将用盐水浸泡过的黄豆放在锅中来爆炒,在爆炒过程中发出的声音象征着虫子在锅中受煎熬时的声音。

惊蛰养生

1.天气已经渐渐回暖了,在穿衣方面要注意了,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

2.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清淡的食物,比如吃豆腐、蔬菜等。

3.晚上11点之前就要睡觉了,早上5到7点的时候就应该起床了。这样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4.3月份是最适合进行运动,要多动少坐。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减脂,降低冬天储存的脂肪量。

作者:茶茶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