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常识

公考常识积累(公考常识之文化常识史记)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1-03

一、编年体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它是中国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代表作有《资治通鉴》和孔子《春秋》。此外,还有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著名作品。

编年体的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但是,它的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二、国别体

以国家为主体记载的历史书籍,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代表作主要有《国语》、《战国策》以及《三国志》等著名作品。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它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427年的史实。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三、纪传体

以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即按年代顺序记载皇帝和一般人的传记。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这类历史书籍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其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此外,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此类历史书籍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先后加以集中叙述。代表作为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公考常识积累(公考常识之文化常识史记)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