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古人夏日无空调,生活如何自足于草木间?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5|发布时间:2024-08-17

在电器尚未普及的古代,人们如何度过炎热的夏日呢?夏日的古生活中,大自然对人们的饮食、住所和出行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古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在炎炎夏日里,消暑小吃种类繁多。唐代诗圣杜甫曾品尝过他钟爱的“槐叶冷淘”,饱餐之后心满意足地吟咏道:“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槐叶冷淘”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食品,将新鲜的槐树叶捣成汁,与面粉混合,煮熟后用冷水浸泡,再浇上熟油,放入冰窖冷藏,食用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调料。

这种美味的夏日消暑食品在宋代继续盛行,人们用甘菊汁和面制作“甘菊冷淘”。到了元代,将牛奶中加入冰块称为“奶冰”,再加入蜜饯和果酱,便形成了冰淇淋的前身。

当时的中医还研发出具有各种功效的消暑茶,如清热解暑、利湿解毒、开胃消食、避秽开郁,同时还能补气健脾、养阴生津,可谓是药食同源。

炎热的夏日里,富贵人家身着纱衣,普通百姓则选择麻衣和葛衣。尽管“心静自然凉”,但在酷暑难耐的日子里,仅仅依靠内心的平静恐怕难以解决问题。于是,各式各样的扇子纷纷登场。

在我国,扇子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古代别称“摇风”“凉友”等,其中檀香扇、火画扇、竹丝扇、绢扇最为著名。

这些扇子的制作材料多为植物,后来还发展出了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折扇,成为文人墨客彰显身份的道具。

扇子经历了多次进化,从手摇到水动力等,据说古人在使用风扇时,还会将其放置在水池后面或摆上两盆冰块,使吹出的风更加凉爽,初步具备了空调的功能。

在消暑方面,古人不断用智慧寻求更好的方法。他们建造的房子多选址于依山傍水的地区,周围大片植物提供阴凉,据测定,夏日树荫下与树荫外的温度相差至少5℃以上。

避暑的另一良方是进山。古人常说“高处不胜寒”,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就会降低6℃。清代皇帝每年夏天都要前往承德避暑山庄避暑,便是最好的例证。

对于外出的人来说,可以选择在路边种植的树木下休息。行道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周时期就需要“列树以表道”,在郊野道路两侧种植树木,既标明道路方向,又为行人提供遮荫。

秦朝大修驰道时,对种树也有详细要求:“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北魏洛阳、唐朝长安等地也广泛种植国槐作为行道树。

此外,古人还戴遮阳帽。古人的遮阳帽种类繁多,如竹帽、帷帽、草帽等,大多是用植物制成的。晋代崔豹在《古今注》中提到了“席帽”,因用藤席制成,骨鞔以缯而得名。

古人还会使用遮阳伞,其中华盖是最为华丽的遮阳伞。对于帝王来说,华盖作为防晒工具的职能是次要的,其象征皇权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避暑神器繁多,制作精良,至今仍具有审美价值,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不论古今,中国人一直懂得生活、富有智慧,总能找到众多方法提高生活质量。随手可得的植物原材料在古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古人夏日无空调,生活如何自足于草木间?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