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去外面滩吃饭是因为这里的水平太高了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4-08
我对探访“遇外滩”餐厅感到有些忐忑,并非担心食物品质不佳,恰恰相反,这家店的水准一贯稳定且技艺精湛,从未让我失望过。
步入中年之后,我更加注重自我约束。即便对喜爱的餐馆和菜肴也不例外,尽量避免过度放纵自己。然而,凡事总有例外,“遇外滩”便是其中之一,在上海众多餐厅之中,能让我不由自主地失去控制力的屈指可数。
现今,吴嵘兄已被赞誉为“闽菜之光”,他成功将一度衰落的福建菜肴重新带回了昔日的高度,并且超越以往,这样的评价实至名归。
不过,在这场戏中,吴嵘兄的角色更像是幕后总导演,而真正的主演则是年轻的小师傅陈志评。
这位90后的小陈师傅,清秀可人,性格内敛,深得吴嵘兄的真传。他的菜品就像他本人一样细腻有味,“遇外滩”的菜单虽然由吴嵘兄总体把控,但小陈师傅不断融入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创新。
评价餐厅时我通常不会关注星级或钻级榜单,不过偶尔也为“遇外滩”感到不平。自开业以来三年间获得一星一钻的荣誉,在其他地方已是相当高的成就,但对于“遇外滩”的表现而言,这似乎有些低估了它的实力。

吴嵘兄不仅擅长将传统闽菜技艺发扬光大,更善于在全球化的食材中寻找地道烹饪手法。例如他改良的经典菜肴通心河鳗,在保持原有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地加入了笋丝、香菇和火腿等馅料,大大提升了菜品的层次感。
厦门春卷又称薄饼,虽然它的起源故事颇具浪漫色彩,但实际上却是一道集合了丰富配料且需长时间烹饪的复杂菜肴。用特制的大张皮包裹后食用,是我个人最喜爱的福建菜之一,它比佛跳墙更加美味诱人。
四月时节,正是漳州青蟹换壳之际。在众多青蟹中挑选出旧壳即将蜕去而新壳尚未硬化的重壳蟹极为不易。此时蟹黄色泽微带青色且质地细腻,用海盐焗制后最大程度保留了其原汁原味。

午鱼即鯃鱼,在闽南潮州一带被奉为顶级海鲜食材之一。虽然烹饪方法名为“炝”,但实际上是以热锅和姜丝垫底慢慢烘熟的做法。擅用姜丝,这正是福建师傅们的特色技艺之一。
枸杞叶清炖花胶是一道考验厨师功力的菜品,如何制作清澈而不失风味的汤底是关键所在。而“遇外滩”始终坚持使用这种更为健康的清汤而非浓稠汤底来烹制佛跳墙,这也正是我喜欢这家餐厅的原因之一。
通常情况下蔬菜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用番茄汤浸煮米苋却打破了常规,这道菜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不同于蒜蓉炒的做法。回家尝试制作的话你会发现它十分美味且简单易学。
厦门人钟爱的咸饭同样是一道讲究猪油用量的传统菜肴,与我们熟悉的菜饭原理相似。无论是在高级餐厅还是家常餐桌,咸饭都是收尾时的最佳选择之一。食材应季变化,不断尝试新口味是它的魅力所在。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