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湖州游子归来路:童谣里的故乡记忆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3-31

浙江省湖州的童谣中,有一句广为流传:“前山翻后山,翻到道场山”。这句童谣描绘了游子归乡时,一见南郊的道场山巅上的“多宝塔”,不禁泪水盈眶的场景。

道场山不仅是湖州的一座著名山峰,其自然风光“道场晓霁”更是被列入“吴兴八景”之一。这里因山势清秀而闻名遐迩,更因为山上有一座建于唐代的古刹——万寿禅寺,使得它声名远扬。

万寿禅寺坐落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五公里处的道场山中。据史料记载,道场山是由唐代高僧如讷禅师所开辟的。相传如讷禅师曾与老虎为伴共居岩穴,因此被尊称为“伏虎祖师”。

万寿禅寺的创建可以追溯到唐僖宗中和年间(公元881—884年)。在五代吴越时期(公元895—978年),寺庙被称为“吴兴正真禅院”,到了北宋时期则更名为“妙觉寺”。然而,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一场火灾几乎将寺庙烧毁,仅剩观音殿得以幸存。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僧人法磬来到道场山,耗时三十余载,重修古刹,使其重新焕发生机,成为江南地区香客络绎不绝的名刹。

与道场山紧密相连的,是那些璀璨如星辰般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包括颜真卿、诗僧皎然、陆羽、赵孟頫、沈约、钱玄同、钱三强等。这一系列的文化和历史信息交织在一起,使得湖州南郊一线成为一个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圈。

湖州游子归来路:童谣里的故乡记忆

宋代诗人苏轼在《游道场山何山》一诗中写道:“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

今天,我有事前往南郊,便顺路爬上了道场山,聆听了“万寿禅寺”的悠扬禅音。站在道场山巅北望湖州城,脑海中不禁浮现出1200年前宋代诗人苏泂的诗句:“斜风细雨转船头,夜半波平带月流。行到下菰城畔望,水晶宫阙是湖州。”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