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就那么难吗?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5|发布时间:2025-02-22
文化常识是否真的难以掌握?如今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中有一道专门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选择题。据观察,许多学生在面对这类题目时往往只能凭猜测作答。最近发生了一起有趣却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件:学生们尝试给一句古文断句并翻译,然而他们的译文竟然是“稷刻在陶上”,完全误解了原文的意思,让人啼笑皆非。
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征,且曰:“自今宜存形迹。”他日,征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俱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召。”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逄、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赐绢五百匹。
[注释]

后稷:周族的始祖,传说在尧舜时期担任农官,教导人们耕种。
契:商朝的祖先。曾协助大禹治理洪水,并因此立下了汗马功劳,被任命为司徒,主管教化。
[译文]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