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笔记写作法:颠覆传统笔记与写作的智慧指南——打破常识,开启知识管理新视角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1-23
《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尽管评分并不突出,但却蕴含着被广泛低估的巨大价值。它不同于常规的写作指南,不提供固定的模板或技巧来提升文风。相反,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笔记、写作乃至知识管理的认识。书中许多初看时似乎违反直觉的观点,在结合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的介绍后,显得格外启发性。
1. 写作并非从一片空白开始。传统方法建议先确立主题,然后构思大纲,最后收集素材并完成内容,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写作方式。然而,卡片笔记写作法提倡自下而上:将卡片之间的联系编织成知识网络,其中包含多条首尾相连的笔记链,整合几条相关的笔记链即可诞生一个主题。
2. 不进行写作,就无法深入思考。写作不仅是对观点的表达,它还是促进思考、梳理思路的过程。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激发更多灵感,原本不解之处也可能因此而豁然开朗。正如费曼所言:“这些笔记就是我的思维过程,我需要在纸上开展工作。”
3. 放弃制定计划才能成为专家。这并非否定计划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写作应源自内心的触动,产生个人的洞见。强制性的命题作文式写作往往被动完成任务,难以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
4. 无需对笔记进行分类。查理·芒格提倡运用多元思维模型来分析问题,不同的学科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将笔记按学科领域分类存放,虽然看起来整洁有序,但也会阻碍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和火花产生。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优势在于,随着笔记卡的不断累积,知识间的链接与冲突愈发频繁,从而产生巨大的聚集效应和复利效应。
5. 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会降低工作效率。在多任务间快速切换注意力,实际上延长了我们再次集中注意力的所需时间,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注意瞬脱”。专注于写作,屏蔽一切干扰,才能更好地进入心流状态。
6. 卡片盒是思考的工具箱。它不仅用于储存,也不仅为了记忆,而是作为我们的外置大脑,辅助思考、激发洞见。如果只是记录而不利用,这些笔记就会变成“思想的坟墓”。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记录本身,而是思考的过程。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目标是构建一个从阅读、记笔记到写作的标准化流程,形成一个高效的工作闭环。尽管这种方法理想化色彩较浓,但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少学习博主也在网络上分享了他们的实际操作经验。当然,方法的好坏只有通过尝试才能得知,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选择。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