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古人吃什么穿越千年的味蕾与文化之旅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8|发布时间:2025-04-18

穿越千年的味蕾与文化之旅

《古人吃什么》

古人吃什么穿越千年的味蕾与文化之旅

作者:虫离先生

出版:中国画报出版社

我们时常好奇古人都吃些什么,毕竟之前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烹饪工具和方法,也没有那么多调料,甚至就连食材也不是那么丰富。我们想吃碗最普通的西红柿鸡蛋面也要等到清朝了,毕竟宋朝才有面条,而西红柿到清朝才传到我国;馒头要到三国时候才能吃到;而吃牛肉则要冒着被流放的危险......

古人吃什么穿越千年的味蕾与文化之旅

在《古人吃什么》一书中,作者虫离先生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细腻的笔触,引领读者踏上了一场穿越千年的味蕾与文化之旅。这本书犹如一部关于古代饮食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揭示历史变迁、文化交融的生动画卷。

全书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古人吃什么”,是介绍一些常见的食材是何时进入我国的。在这一部分,我们看到从小麦到西瓜、饺子、羊肉和樱桃,还有食用油以及调味料。很多人看到大片大片的麦田,吃着香喷喷的馒头和面条,都以为小麦是我国的原产,可不幸的是,小麦原产于九千五百年前的西亚,“纳图夫人”部落的人种植了小麦,还酿造了啤酒,为了对付偷吃的老鼠,还养了猫。小麦于四千五百年至五千年前在我国的黄河流域生根,并在汉朝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但是小麦普及并不等于面食普及,大多数人吃的是蒸或者煮的麦饭,唐代时,面食仍属于上档次的东西,就连当王爷的李隆基在生日时也吃不起一碗长寿面。至于西瓜这个水分比例极高的水果,原产地却是位于干燥的卡拉哈沙漠。五千年前埃及引入西瓜,而希腊则要到公元前四世纪才出现了吃瓜群众,而我国的西瓜则是到了宋朝,由当时的尚书洪昭从金国带来的。从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诗中我们看到当时的西瓜“淡如水”,并不甜。

第二部分“给联颠勺”则介绍了帝王将相吃什么。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周王朝,周王室的后厨团队达到了两千人之多,分工细致,有专门负责添水的,还有负责抓乌龟的......在《吕氏春秋》中,我们看到周天子吃的食材有猩唇、烤獾鸟、牦牛尾、象鼻等等类似“黑暗料理”的东西。而宋高宗一顿饭就有196道菜;我们都知道清朝皇帝的满汉全席,那么满汉全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古人吃什么穿越千年的味蕾与文化之旅

第三部分千古风流吃货。这中间的代表人物肯定是苏轼了,谁能想到白居易、孟浩然和陆游也在其中呢。

作者详细讲述了各类食物的来源与进化,烹饪方式的多样和演变,将饮食文化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让读者在享受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饮食文化的魅力。例如,书中探讨了食物本身,还涉及了烹饪方法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如宋朝时期的外卖服务,以及白居易作为“吃货”的一面。这一部分也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在饮食方面的精致与讲究。这些细节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古代中国饮食史的研究,也是对当今社会的一种思考和反思。在阅读《古人吃什么》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激情和热爱,因为他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将千年前的历史与现代生活连接起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欣赏当今社会的进步和丰富多彩的食物文化。#历史书必读#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