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品味上海——美食探索之旅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2-10

#上海头条##上海美食记录#

儿时弄堂里的回忆之“汉子粥”

夏天来了。各种记忆的碎片随着气温的升高被一一激活。儿时的记忆永远是美好的。

早晨起来,闻着空气中散发的微微甜香,抬头望去无处不是蓝蓝的天、白白的云。

夏天来了。各种记忆的碎片随着气温的升高被一一激活。儿时的记忆永远是美好的。早晨起来,闻着空气中散发的微微甜香,抬头望去无处不是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中午时分,为数不多的树上,知了们还在不知疲倦地鸣叫着,像是给午休的人们唱着从不间断的摇篮曲。说也奇怪,那时听着蝉鸣并不觉得有一点点的厌烦。

到了傍晚,各种竹椅板凳瞬间就占满的弄堂里并不宽敞的空间。微弱的路灯下,搬出桌椅小酌一杯的大人们也并不少见。就着花生米、猪头肉,或者是前夜腌制好了的西瓜皮,数小瓷杯的香醇美酒入肚,顺势就在躺椅上呼呼入睡了。那个时候的夏天,是自然有机的、是有呼吸的,早晚和中午犹如季节那样变化分明。人也是自然入睡,自然醒来的,几乎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再酷热的天气,一早一晚总是凉爽的。一年中难以入眠的日子也不过几天而已。

对于我来说,除了上面这些以外,记忆最深刻的还要数那碗用元麦粉熬制成的粥了。严格来说,我的记忆是通过我的鼻子烙下的,因为至今,我都没有尝到过那碗粥的味道。有时候人的嗅觉以及以此为基础而产生的无限想象所带来的对美味的记忆程度远比舌尖带来的要深刻得多得多。我儿时生活过六年的弄堂里,有多家来自于江苏泰兴的人家。每天午前,都能远远地闻到一种从他们家里飘出来的特别浓醇的香味。

品味上海——美食探索之旅

好几次,实在忍不住就顺着香味去到他们的家门口,于是,终于得知那香味是来自一种我从未见过更未吃过的粥。看起来稠稠的,淡淡的豆沙色里夹杂着一些白白的饭粒。他们称之为汉子粥(这个“汉”字的发音为Hian,普通话里没有这个发音)。每次闻到其香,总是弄得我垂涎欲滴。尽管很想尝一尝味道,但生性羞怯的我,总也没能如愿以偿。后来我知道这种粥叫粯(Xian)子粥。粯子就是元麦(大麦的一种,也叫裸大麦)磨成的粉。也许在江苏泰兴那里,粯的发音不是Xian而是Hian,所以就听成汉子粥了。再后来,我又知道这种粥是在一大锅白米薄粥(或吃剩的白米饭加水熬成的稀饭)沸腾时加入糊状或粉状的元麦粉熬制而成的。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已垂涎欲滴啦?!想不想自己动手熬一锅粯子粥尝尝?只是,不知道这种元麦粉现在在哪里还能买到。也好,为了保留这一份纯粹的、并非来自舌尖的美好记忆,不喝也罢!图一的粯子粥照片是网上找的。

图一:粯子粥照片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