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考点精华整理:必备知识梳理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5|发布时间:2025-03-11
中考进入倒计时,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期中考试刚刚结束。不论是初二还是初三的学生,都将面临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杠杆。
尽管在物理课本上关于杠杆的内容不算多,但与之相关的习题却往往不易得分。特别是那些忽视基础知识巩固的学生,这些本应送分的题目反而成为失分点。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今天,我们将详细总结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
定义与条件
杠杆的定义是: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这一定义指出了物体成为杠杆的三项条件:一是必须有外力作用,包括动力和阻力;二是能够围绕一个固定点转动;三是该物体必须是硬棒,即不易变形。实际上,现实中的杠杆并不局限于真正的“棒”,更不用说一定是直棒,实际上任何物体都可能成为杠杆,无论其是直是曲。
常见日用品在某些情况下也会表现出杠杆的特性。
重点要素
- 支点:找不到时,让物体转动以确定不转动的点即为支点。
- 动力和阻力:有时难以区分,可假设一个为动力,另一个为阻力。
- 力臂的绘制: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点到线的距离),而非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力臂的绘制过程分为以下步骤:找到支点、画出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标注垂足和力臂。
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的条件为 F1×L1 = F2×L2。需要注意的是,杠杆平衡包括静止或匀速转动两种状态;实验时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消除自身重力的影响,便于直接测量力臂。

省力与费力杠杆判断
每年中考必考题目,看似简单却易因不会绘制力臂而失误。例如人体的杠杆中的省力和费力杠杆问题。
最小动力问题
方法为:找到离支点最远的点,连接此点和支点,然后过该点做这条连线的垂线(沿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画)。
动态平衡问题
- 通过绘制力臂的变化过程,找到不变量,利用杠杆平衡公式得出答案。
- 包括三种情况,如下图所示:
异形杠杆问题
许多生活中的物体本质上都是杠杆,需透过现象看本质。平时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对于掌握本节知识至关重要。初二学生应加强练习,九年级学生则要尽快复习,这对中考会有很大帮助。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