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常识

科举制度下的竞争是比较公平的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2-11

#读史# #历史冷知识# 科举取士是我国历史上相对较为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它由隋文帝杨坚开创的。#科举制# #隋朝# #唐朝#

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在取消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选官的基础上,规定全国各州向朝廷各举荐3名士人,并集中到京都大兴城(唐长安城,今西安),统一参加名为“秀才科”的考试,以选拔治国人才。#隋文帝# #大兴城#

杨坚的初衷是为了杜绝因为家族门第产生的官职世袭的现象,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考生的家庭背景对考试的结果依然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并不能完全做到公平、公正。#科举制#

科举制度下的竞争是比较公平的

当时学子要想进大兴城参加科举考试,首先要过的是当地官府这一关。因为人选的最终举荐权在当地官府手中,这就很难保证没有暗箱操作;考生在大兴城参加考试,他的家族关系和个人信息是全程公开的,可以试想一下,“我爸是太守”和“我爸是佃农”,谁的优势会比较大?#科举制#

科举制度下的竞争是比较公平的

同时,隋朝对于考生在考场外的“公关活动”并不禁止,这也就给了有钱有势的考生有了操作的空间。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写的或抄袭的相对优秀的文章拉关系,考生的这种走后门的举动,唐朝取了一个优美的词汇,叫“行卷”。#科举制#

科举制度下的竞争是比较公平的

尽管如此,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依然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因为从这一刻起,它奠定了此后中国近2000年历史的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微头条 @微头条话题 @头条家的史先生 @头条家的文小姐 @头条历史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