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常识

对对联基本常识(对仗常识)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9|发布时间:2024-11-08


一、对对联基本常识


基本规则:

1、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包含三层意思: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字数相等;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字数相等;上联总字数和下联总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

3、“词性相当”是对联的语法要素,其含义是: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字、词的词性应属于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两句话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4、平仄相谐

“平仄”的概念:“平”指普通话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指普通话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平仄相谐”就是声调相互协调,以便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感。“平仄相谐”是对联的声律要素。

扩展资料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

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对对联



二、关于对联方面的基本常识


1.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对联,亦称“对子”、“联对”,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其历史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最初源自桃符,即春联。春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于门旁,以驱邪避祸。随着时间的推移,桃符上的内容逐渐演变为对偶的诗句,形成对联。对联与骈赋、唐诗、宋词等文学体裁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汉语言文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写对联时应知道的常识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上联末一字应为仄声,下联末一字应为平声。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平仄要相对立。上下联内容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可以分说两事。对联的字数与“言”有相应的关系,其中和之半为“言”。对联与律诗中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
3. 对联的基本常识
对联是一种特殊的诗,讲究对仗工整,寓意深刻。对称和平衡是先民美学观点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这种审美观便表现为对偶句。对联起源于桃符,与书法的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对联基本知识
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对联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部分对联才需要押韵)。大致可分诗对联和散文对联,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对联的书写格式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5. 关于对联的一些了解与知识
对联的书写格式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对应位置上的字要尽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要写好对联,需要深入了解声律启蒙,掌握对仗、平仄等基本知识。

对对联基本常识(对仗常识)

(责任编辑:佚名)